• 学校首页
  • 科技处
  • 教务处
  • 设备处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系简介

时间:2025年02月18日 16:36    来源:    作者:    阅读:

环境设计专业简介

(广东省级特色专业)

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成立于2004年,2019年获得广东省特色专业。在二一载的发展历程中,环境设计专业时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秉承何香凝先生“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教育理念,专业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建设,面向环境设计行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服务于城乡建设及产业发展,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性视野的专业综合素养,传承“廖仲恺何香凝爱国革命精神”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系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注重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室内空间设计、展示与公共艺术设计、城乡环境设计等相关领域从事项目设计、策划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特色

1.专业“1+3+X”与递进式模块化:专业依托学校农工学科背景,人才培养实行“1+3+X”及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突出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及环境设计赋能乡建,以“1”课程思政为引领,递进式设置室内空间设计、展示与公共艺术设计、城乡环境设计等“3”大模块化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全方位“X”多样化的就业弹性选择。

2.立体多导师乡建工作室与AI教学:教学突破课程壁垒,形成同课程多导师制授课的教研团队,结合三大特色乡建工作室教学,分解设计师必备能力,建立专业模块循环训练体系,置入AI人工智能教学,构建立体多导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3.校企联合创业校友企业协同育人:依托广泛的社会企业基础,整合优秀设计行业资源及创业校友企业资源,打造“香凝建造”专业特色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与专业学术交流,促进设计实践与创新,推动学生创业及就业的发展。

二、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

经过4年系统学习,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1.品德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体魄,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专业知识——了解环境设计的国内外学术前沿、研究动态、业态趋势,掌握学术理论和实践技能,熟练应用专业相关信息技术、材料科技及工艺科学,能融会贯通应用专业知识。

3.问题分析——在专业学习实践中,能从设计问题出发,具备批判性思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剖析,并提出恰当的设计方案解决各类复杂问题,形成有效设计成果。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设计实践中,具有开放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对待复杂性的专业性问题,并能进行准确判别,制订和实施有效的设计方案,以解决城乡建设发展中的问题。

5.设计研究——在设计与实践中,具备创造思维和研究能力,掌握一定的创新和研究方法,能突破既定思维,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方案,促进设计作品推陈出新。

6.使用现代工具——掌握现代技术和信息化工具,充分运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和AI技

7.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能综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城乡设计中应用,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设计及实施的能力,能理解和评价设计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设计伦理和职业规范——拥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以设计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在设计实践中能理解设计伦理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9.个人与团体——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人、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角色,共同达成工作目标。

10.沟通与表达——能熟练运用设计手绘、计算机制图、模型制作及方案设计等形式进行有效设计表达,具备清晰有效的沟通能力,能以语言和文字方式表述设计理念和观点。

11.项目管理——理解和掌握环境设计领域所涉及的设计管理原理与设计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结合社会需求及个人志趣,理性进行自我规划、主动学习和系统管理,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事物不断发展的趋势。

三、乡建工作室及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新及实践应用能力,自2014年开始创建环境设计工作室,打造专业特色“名片”。历经11年工作室发展,目前已形成对应三大课程专业模块的乡建工作室,分别为第一、二、三乡建工作室,工作室教学依托广泛的社会企业基础,打造“香凝建造”特色专业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与专业学术交流,以乡村“百千万工程”建设项目及真题引入工作室教学,促进设计实践与创新发展,推动一系列设计成果转化。同时,专业注重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广东省生态学会人文生态专业委员会、广东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州优胜美旅游景区有限公司、广州高剑父纪念馆、广州古川造设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江门市想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教学、科研合作项目,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协同育人发展。

四、海外交流合作

本专业注重国际合作,先后与诺丁汉大学、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澳洲中央昆士兰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日本创价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台湾地区建国科技大学、铭传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建立了友好互访、学术合作,本科、硕士生的交换生以及双学位、双学历的培养项目,专业与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联合招收“环境设计与创意产品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23年开始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学联合招收培养艺术与设计博士学位研究生,促进海外交流合作,推动跨学科教学及科研发展。

五、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

近三年,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及科研发展中取得良好成绩。专业教师获得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23项,省级一流课程2项,省级实践教学基地2项,校级课题6项,横向课题14项,科研经费合计125.56万,发表国家级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外观专利10项、计算软件著作权22项,设计及绘画作品参加展100余件次,其中5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发表论文42篇,其中,在SCI、SSCI、CSSCI、EI及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1篇,出版专著5部,编写教材6部。

近三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国家级8项,省级15项,校级15项及省级攀登计划课题2项。指导学生作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及全国性比赛获奖288项,其中国家级专业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共14项,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22年第五届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融媒体技能应用赛一等奖;2021-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办第一、第二和第三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及优秀组织奖3项,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银奖;获得亚洲设计学年奖金、银、铜奖,第五届“憧憬·美丽中国”艺术设计大赛金、银、铜奖及多项优秀团体奖和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